
鮪魚肚消除密技,一次公開,10位健身教練的真心建議~
2024 Oct 13 中年人的常見疾病
為什麼會有鮪魚肚?
荷爾蒙減少:不管是男性或女性,我們有些荷爾蒙在30歲後開始減少,會讓脂肪往腹部的位置堆積。不要說別人,我自己就很明顯的感受到,肚子比以前更容易存脂肪。
慢性壓力:生活上的慢性壓力,會導致「皮質醇」分泌異常,不僅囤積脂肪,還會消耗肌肉。而壓力造成的肚子,脂肪多儲存在「內臟」,就是我們知道的內臟脂肪。內臟脂肪更不容易消除。因為那不只需要運動,更需要改善慢性壓力的狀態。
日常生活習慣:如果你習慣晚睡、習慣重口味、不常活動、喜歡喝酒抽煙….那些你明知道不好,但你仍然一直做的習慣。在你30歲後,就會開始發揮他們的「效果」...well,不好的效果。
消除鮪魚肚的4大方法
要消除鮪魚肚,其實有4個方向可以選擇:飲食、運動、壓力管理、睡眠。建議是從自己覺得「比較好執行」、「執行起來比較開心」的面向開始。但今天我主要分享「飲食」跟「運動」這兩部分。
從飲食開始消除鮪魚肚
如果你的鮪魚肚比較多是存在「皮下脂肪」,就是我們常說的體脂率,飲食控制對你而言,效果可能比較好。
▍改變營養比例
對於懶得計算熱量的人,「211餐盤」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。
提高好的蛋白質攝取、減少碳水化合物,肚子餓的時候,可以補充堅果當零食。關於211餐盤,可以參考宋晏仁醫生的 這本書
▍補充微量礦物質
補充一些鋅、鎂的微量礦物質,會有助於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,減少脂肪堆在肚子。以下根據食物分類列舉:
•豆魚蛋肉類:牡蠣(蚵)、紅蟳肉、肝臟、牛肉、羊肉、豬肉、蛋黃、 黃豆。
•全穀類:小麥胚芽、胚芽米、薏仁、紅藜、燕麥/即食燕麥片、全麥 麵粉、糙米等全穀類。
•堅果類:南瓜子、核桃、腰果、杏仁果、芝麻、花生。
你要直接買營養補充品也可以,只是我個人比較偏向多樣攝取不同的食物。
從運動開始消除鮪魚肚
如果你的鮪魚肚,比較多是存在「內臟脂肪」,那運動對內臟脂肪的消除效果會比較好。
你或許直觀會想到「仰臥起坐」、「捲腹」這類腹部訓練。
但在我訪問幾位教練後,沒有一個教練說:「瘦肚子就做仰臥起坐吧~」這句話。對於運動新手,或是沒有運動習慣的人,多數教練的建議,都會是:「先增加日常活動量-再增加有氧或肌力訓練」
▍增加日常活動量
一般上班族每天的步數可能在3000~5000步之間,以下教練們分享給我的小撇步:
•是否有可能提高到每天6000~8000步?
•是否有可能不搭電梯走樓梯?(如果你在13樓,沒辦法一次走上去,有可能可以先走到3樓再搭電梯,下次變成走到4樓?)
•是否有可能某天不開車,改成搭交通工具去?
•是否有可能吃完晚餐,下樓去散步?
不一定所有活動,都是要到健身房才能進行。
▍開始有氧&肌力訓練
在我詢問這些教練時,他們通常第一句會問:「對方有心血管疾病嗎?有受傷嗎?他一天預計可以撥出多少時間運動?」
大家可能會想要一個最有效的運動方式,但對教練而言,你目前身體能負荷的運動強度,以及能撥出多少時間運動,會決定我們要給你什麼課表。
所以,真的很難跟大家說:「鮪魚肚,就做這個動作就對了!」如果哪天我這樣說,請務必截圖打臉我。
對於已經有鮪魚肚的朋友,多數教練會建議「全身性的肌力訓練」搭配「低強度但時間長一點的有氧訓練」。
全身性的肌力訓練動作:像是深蹲、硬舉、伏地挺身、引體向上、划船、肩推這六大類型的動作,就算是新手,也可以很好的運動到全身的肌肉。
低強度但時間長一點的有氧訓練:你可以從快走開始,除了慢慢增加有氧的時間,也可以增加有氧的強度,像是從快走變成慢跑,再變成快跑...。如果你都不喜歡這些有氧運動,騎腳踏車、划船機、橢圓機等等也可以。
你可能聽過的HIIT、TABATA…這類讓你喘死的有氧運動,雖然他們的確可以在短時間消耗更多熱量。但,在不知道有沒有心血管疾病的狀況下,做這樣高強度的訓練其實還是有風險的。
如果你要做這類高強度的有氧訓練,最好是在你已經有運動經驗,或是訓練了一段時間後再開始。
消除鮪魚肚,10位健身教練的真心建議
最後,我附上所有教練給我的回覆,以及他們的聯絡方式,歡迎你開始找教練消除鮪魚肚。
Jimmy教官:我會先考慮他是否有心血管疾病?能夠撥出來運動的時間?他目前是否有受傷?這個問題其實很難,我會根據每個人目前的身體狀況、運動動機來給他合適的運動(教官目前在台北市跟宜蘭教課,FB:Jimmy yimg)。
Shane教練:沒運動習慣者,可以從輕鬆的有氧運動開始,慢慢增加時間跟難度,登階訓練是不錯的選擇。至於肌力訓練,可以試著從比較安全穩定的動作開始。例如:椅子深蹲、牆壁伏地挺身等等(目前在林口哈迪健身房擔任教練,Shane IG:@Shane_lee77)。
Jenny教練:我會用「代謝當量」去幫新手計算他每天活動可以消耗的熱量。因為體重x代謝當量x小時=你運動可以消耗的熱量(目前在萬華區擔任教練,FB: Jenny Tsai)
賴D教練:我通常會建議肌力訓練完後,還是要做有氧運動,一開始是10分鐘,再慢慢增加到30、40分鐘。另外,食物也有可能造成肚子消化不好,容易脹氣。這時候我也會建議從飲食去調整(林口&龜山的哈迪健身房老闆,FB粉專:哈迪健身房,賴D IG:@laid1225)。
Alex教練:我會建議,先做肌力訓練,再開始做有氧訓練。而肌力訓練的種類,我會選擇可以練到最多肌群的動作,像是深蹲、硬舉、臥推、划船等等(竹北育健運動空間老闆,FB粉專:育健運動空間,FB:Alex lin)。
Marcus教練:建議新手每天保持身體活動,多做肌力訓練&有氧運動。但我會先去改善它的關節活動度,讓他在做運動時的效率更好,然後我會考慮他的身體是否有任何疼痛,這些都改善了,我就會選擇能夠動用到最多肌肉的動作訓練,像是伏地挺身,臥推,深蹲,硬舉等等(目前在台北的信義運動中心擔任教練,FB:Marcus WU)。
小毛教練:如果是新手,我會建議從超慢跑開始練,可以從15分鐘開始,慢慢增加時間(目前在台中的ipower擔任教練,FB:英展豪)。
姆斯教練:如果是有運動經驗者,會著重在10-20分鐘的全身性的間歇運動動作。例如登階、深蹲跳、分腿蹲、Swing、火箭推等等。但在開始前,還是要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,因為這些動作都屬於比較高強度,新手可能還是要從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開始(目前在台北西門、板橋新埔教課,IG:@black_carbon1107)。
何啟維教練:可以先從自己喜歡的運動開始,有興趣的就先做。參加減重班也是一種方法,飲食的改善也會提高成功率(目前在台北Artemis兼任教練,主業是軟體設計師,IG:@chiwei0908)。
卓訓洋Andy教練:充足的睡眠和喝水,可以維持正常的基礎代謝,讓脂肪不容易累積。
有鮪魚肚的我,應該開始肌力訓練嗎
如果你問我,我當然毫無懸念的告訴你:「對!越早越好!」
雖然我們說,不管你多老都可以開始,但實務的經驗是,如果你越慢開始,你得花更大的力氣跟時間。
就跟存錢或理財一樣,你越早開始,其實就越輕鬆。
但如果你真的不愛去健身房,或是,你也真的對肌力訓練沒興趣,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運動你可以去嘗試。你可以先從自己喜歡的運動開始。
只是,我真心認為,肌力像是所有運動技巧的「基本裝備」,即便是最簡單的跑步或走路,懂得運用肌肉,可以讓你走起來有效率、也更不容易受傷。
而我也很歡迎在從事各種運動的你,如果在日常生活上有遇到什麼疼痛、不適的問題,都可以留言給我。你的問題對我而言,都很有價值~
我會用簡單的方法告訴你,可以怎麼自己改善。我不懂的話,我也可以幫你找到懂的人回答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