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肌肉酸痛好不了?可能是激痛點在作祟!緩解肌肉酸痛2個步驟,自己的痛自己救!
2024 Oct 29 中年人的酸痛改善
你是否有以下情況:
•老是覺得大腿後側肌肉酸痛,但不管怎麼伸展、按摩,都還是一直好不了?
•手肘疼痛很久了,但做了復健治療,過沒多久又反覆發生?
•你曾經扭傷腳踝,醫生檢查骨頭都沒事,但過了半年,還是感覺某些地方隱隱作痛…
•明明是膝蓋無力,小腿疼痛,但醫生卻說你可能腰部脊椎退化….
肌肉酸痛或疼痛不是壞事,是身體再告訴你:「x的!這裡真的快不行了!」
疼痛其實有很多種,有肌肉引起的,有筋膜引起的,也有神經引起的疼痛。但今天,我想分享由肌肉引起的疼痛:激痛點
以下是我參考侯鐘堡醫師的書「全身激痛點地圖」,以及我教學上會處理的方法,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。老話一句,如果有疼痛,就不要忍,請先去看物理治療師。
▋肌肉酸痛好不了?激痛點是什麼
就是你的肌肉「極度緊繃」,而造成的疼痛點。有的激痛點,平常可能不感覺痛,但當你按壓實或有疼痛感,這種稱做是「潛伏激痛點」。
而潛伏的激痛點,當你遇到有壓力、睡眠不足或是生活習慣改變,就有可能累積變成「主要激痛點」。
主要激痛點會讓你不管站著、坐著、躺著,都會感覺到疼痛,影響你的生活。如果已經到這個地步,請你不要再吞止痛藥、或是隨便亂按摩,找物理治療師好好的處理他吧!
▋肌肉酸痛好不了?為什麼會有激痛點
如果你的肌肉一直重複這個循環,就會形成激痛點:
肌肉持續收縮,沒有放鬆-肌肉內的循環變差-廢物無法代謝掉-肌肉呈現酸性環境。
而以下原因,都會讓你身上的激痛點發作:
• 長期姿勢不良
• 不活動
• 受傷
• 老化或關節退化
• 運動過度
• 壓力過大
• 睡眠不足
• 營養不足:缺發維生素、B、C、D、葉酸、鐵
• 低張兒、軟趴趴人:有些人天生韌帶比較鬆弛,核心不穩,如果加上述原因,他們的肌肉就會特別緊繃,容易有許多激痛點。
▋激痛點的分類
激痛點如果用活躍度可以分:主動激痛點&潛伏激痛點。
▍主動激痛點的3種特徵
1.驚嚇反應:按壓到的時候,會痛到跳起來
2.針刺反應:用針去刺,肌肉會抽動(千萬不要自己刺,這是用針灸或是乾針)
3.轉移痛:你的疼痛會轉移到其他部位,而且轉移的位置,每個人都一樣。
▍潛伏激痛點的3種特徵
這比較像中醫說的「氣結」
1.摸起來有硬塊,但不會很痛。
2.會影響關節的活動範圍,你動起來會覺得緊緊卡卡的。
3.用針刺也會抽動,但反應比較小。
我的故事:潛伏激痛點,也會變成主動激痛點
前陣子我因為很頻繁用手機做影片,開始出現右手臂外側不舒服。一開始只是在右手臂外側,動起來覺得緊緊的,當時我不以為意。就用花生球按一按,按完感覺有比較好,我就放著不管了。
但只要我手機稍微用久一點,疼痛感馬上回來,而且慢慢緊到我的手肘外側都有感覺。
當下,我摸一下我的手臂外側,感覺有一個硬塊,但不會很痛(潛伏激痛點)。於是我用「激痛點地圖」的方式,去找哪些是可能引起手臂外側疼痛的激痛點,猜測可能是我的「旋轉肌群」太緊繃了,於是我就用網球去按壓肩胛骨的位置。
哇勒!雖然我按壓的是肩胛骨,但酸痛感直接發散到我的手臂外側,甚至是小拇指。而且按壓的地方是真的「酸痛到不行」…
我大概用網球按個1分鐘,在動一動手臂,發現原本的緊繃感少掉8成,有夠神奇~
但我自己還多加了一個旋轉肌群的訓練動作,耶~雖然很酸,但練完整個酸痛感都消失了(參考影片)。
因為我還是要一直用手機跟電腦,所以我一天大概會做這樣的循環2~3次,後來就沒再疼痛了。
我的手臂疼痛,一開始痛在手臂外側,可能只是潛伏激痛點,但當我不管他,潛伏激痛點就有可能變成「主要激痛點」,影響更大的範圍。
▋肌肉酸痛好不了?怎麼找到激痛點
其實激痛點不容易找,但有一個簡單的方法,就是你使用滾筒或是筋膜球,全身都按壓過一遍。
我要強調,是「全身」都按過一遍。
回到剛剛我們說,主動激痛點有一個特徵,就是他會「轉移痛」,也就是妳感覺A位置在酸痛,但其實激痛點是在B位置。像是我的手,我的體感是覺得手臂外側酸痛,但真正的激痛點,可能是在肩胛骨上。
轉移痛會讓你找錯位置,即時你花了很多時間按摩伸展,也會覺得效果有限。那就有可能,你還沒找到真正的激痛點。
所以如果是一般人,沒有什麼肌肉解剖的概念,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全身都用滾筒跟筋膜球按過一遍。
在你按摩的同時,就一邊去察覺並記住,哪些位置按起來特別痛、哪些位置一按,疼痛會放射出去?那些就是你必須要常常放鬆的激痛點。
我有拍了一系列全身按摩的影片,分上下半身,時間都不長,有興趣的同學,你可以跟著按按看(教學影片)。
▋怎麼改善肌肉酸痛,消除激痛點
如果想靠自己的力量改善肌肉酸痛,我常用的2個方法:按摩+訓練
1.按摩:先按摩放鬆可能的激痛點,然後動動看有沒有比較好。
2.訓練:針對這塊肌肉,做1個訓練動作,恢復肌肉的彈性。
但你可能會說:「但我不知道怎麼訓練?」沒問題,在我的YT影片,都會分享關於改善肌肉酸痛的影片,每個都不會很長,你可以跟著做。
但如果你的疼痛已經好幾年了,我還是建議,先去找你家附近,有沒有「自費」的徒手物理治療所,請他診斷一下你目前的疼痛,可能需要處理的肌肉有哪些?
(我家哪裡有物理治療所,全台物理治療所地圖一次看!https://goo.gl/eSnjNf)
當醫生緩解你的疼痛後,請務必開始積極「訓練」,把這些肌肉的彈性找回來,才能避免疼痛一再發生。
▋除了肌肉酸痛,這些地方也會讓你痛?!
以上落落長,都只是在講肌肉引起的「激痛點」,但其實,你的疼痛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,例如:
▍筋膜引起的疼痛
筋膜,是包覆肌肉外的一層半透明的膜,就像肌肉穿了一層「緊身衣」。關於筋膜可以些另外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。筋膜太緊繃,也會讓肌肉壓力變大,影響肌肉的活動。
就像你穿了一件超緊的牛仔褲,很難大步走路。
而肌肉力量不夠,或是肌肉量太少的人,我的觀察是,他們的筋膜也都很緊繃。可能原因是,他們的筋膜「代償」了肌肉的工作,導致很多需要肌肉支撐的工作,變成筋膜在幫忙做支撐。
▍神經引起的疼痛
神經會穿梭在筋膜跟肌肉間,想當然,當肌肉變緊,也會壓迫到神經。最經典的例子,就是「梨狀肌症候群」。
梨狀肌是一塊很小的肌肉,藏在你的臀部裡面。我們的「坐骨神經」會通過這塊肌肉,當這塊肌肉因為你久坐,變得又緊又沒彈性,就會壓迫到你的坐骨神經,你就會感覺大腿後側酸麻、甚至無力。
嚴重者就只能開刀,但如果生活習慣不改變,也照樣復發。我自己也是有遇到1~2個這樣的會員,說真的,到這麼嚴重的程度,教練能做的實在有限。
▋疼痛,讓我學會照顧自己
從很久之前的膝蓋內側痛、屁股痛、膏肓痛、到現在的手臂痛,基本上該痛過的,我應該都收集到了。
但因為接觸肌力訓練,至少讓我遇到這些疼痛時,有能力自己修復,而不是要靠打針吃藥看醫生(但我有問題還是會去請教醫生)。
有能力修復自己的疼痛,絕對是我學習肌力訓練,最大的收穫之一。
而我想把這樣的能力,分享給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。希望你也可以,透過這些文章跟影片,修復好自己的身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