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深蹲到底該怎麼蹲?膝蓋到底可不可以超過腳尖?屁股眨眼是什麼?part-2
2024 Dec 13 中年人的肌力訓練 中年人的膝蓋強化
這裡整理6個同學對於深蹲的疑問,以下都是我個人教學經驗上的見解,不一定是正確,但提供你一些參考。 https://youtu.be/ZUsKLwDA5FQ
屁股眨眼是什麼?
這是從英文那邊直接翻譯過來的名字,叫butt wink。屁股眨眼指的是在深蹲過程中,到最低點的時候,你的骨盆沒辦法固定好角度,做出了轉動的動作。請看影片會比較理解。
1.核心力量不足
當你在深蹲時,你的骨盆是要「穩定」好角度的。不管你是從上坐下來,還是從下站起來,骨盆的角度都不會有變動。我自己的觀察是,多數女生的核心力量比較弱,上半身力量不夠,容易骨盆「過度」前傾。而這會導致你在深蹲時,容易出現屁股眨眼的問題。
2.髖關節及周遭肌肉太緊
男生比較多是大腿後側,臀部或是股四頭肌太緊繃,導致髖關節卡住下不去,也會屁股眨眼。
解決方案:滾筒放鬆&熱身
用滾筒去放鬆大腿週遭的肌肉,動作你可以參考這裡。
訓練核心力量,這個你可以參考這裡。
深蹲時,膝蓋可不可以超過腳尖?
我的想法:膝蓋可以超過腳尖。
膝蓋不能超過腳尖,是以前我們在糾正會員動作時,很常用的「提示語」。
是因為新手剛開始學習深蹲時,會習慣「膝蓋先推」,再屁股往下坐。當時我對於深蹲的理解不像現在這麼多,所以最簡單的說法,就會告訴會員:「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喔」
但這會導致另一個問題:上半身過度前傾。
因為如果你刻意不讓膝蓋往前,你是沒辦法挺著上半身蹲下來的,如果你能,請務必錄影給我看這奇蹟的一刻。
解決方案:確認動作順序
其實你的「動作順序」如果是對的,屁股帶著膝蓋一起蹲下去。你的膝蓋是一定會往前推,但那並不會造成你膝蓋過多的壓力。
因為你是先用了臀部、大腿後側跟大腿內側的肌肉先發力。會讓你的深蹲感覺更輕鬆自在一點。但如果你這樣做,還是覺得膝蓋怪怪的。一樣,請找教練解決。
是否一定要深蹲到一倍體重?
我的想法:不一定。
你可以以這個為目標,但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做到這件事才叫強壯。
以前,剛開始跟著何立安老師(怪獸訓練)做大重量訓練時,我也是非常著迷重量帶給我的進步。因為我真的因為大重量訓練,得到了第一次體態上的躍進。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我的背肌有線條出現。所以我當時主觀認為,會員無法進步,就是因為「重量不夠」。
但隨著我後來接觸到壺鈴、健力、舉重、爆發力訓練….我慢慢改變我的想法。
「或許,不用這麼重也是可以進步的」。
即便我現在沒有很常做大重量訓練,但我的深蹲還是持續在進步。我會歸功於那些其他的訓練,讓我更理解怎麼控制自己的肌肉。所以如果會員不喜歡大重量,我也是不會勉強。但,如果你喜歡那種重量帶給你的成就感,我也是很樂見你多嘗試這樣的訓練。
如何檢查自己的深蹲姿勢正不正確?
1.找教練檢查。
這是最快也最簡單的。如果你要問我找哪一類的教練?可以考慮有健力專業的。但其實沒有也沒差,你覺得你的教練有幫你找到問題就好。
2.使用手機側拍動作並進行分析。
這是最省錢的,但也最耗時的。我在影片中有分享幾個我自己在側拍會員動作,會注意的重點,但這不是「標準答案」,只是我個人會這樣看。
1.從側面看:
看動作順序,是臀部先發力,還是膝蓋先用力?經驗越多的教練,可能看一兩下就看得出來,但如果你沒經驗,可能要要錄好之後,放慢動作回看才看得懂。
看軀幹跟小腿角度。上半身的傾斜角度,跟小腿的傾斜角度會是平行的。
有沒有駝背?你的背肌一定是有用力的,不會是放鬆的狀態。
腳掌有沒有踩好?
有沒有屁股眨眼?
2.從後面看:
是否出現膝蓋內夾?在整個動作過程,膝蓋的角度都是維持一致,你不會站起來的時候,膝蓋往內晃一下的感覺。
p.s.膝蓋內夾也是很多教練在爭論,因為如果你有看一些健力選手比賽,他們站起來的時候膝蓋都會往內夾。但那是在重量很重的狀態,人體會出現的正常發力動作。如果你什麼重量都沒拿就內夾,那單純只是缺少訓練而已。所以千萬不要隨便去評斷別人的動作,搞不好他才是對的…。
如何避免身體過度傾位?
1.背肌力量不足、核心無力以或是胸椎活動度不夠。
這也是很常看到的動作,就是站起來的時候,沒辦法「屁股跟胸椎」同時往上。變成身體過度往前傾,導致你站起來的時候很吃力。
在你做深蹲的時候,都要「固定」好骨盆跟脊椎的角度。你可能會聽到有些教練說:「中軸穩定」。中軸指的就是你的整個軀幹,包含整個骨盆,脊椎及肋骨。這些部位在你深蹲時,都要穩定住。
背肌的訓練,最簡單的動作就是划船,但還有超多動作可以練,這我就不在這分享,免得越寫越長。至於胸椎活動度,你可以參考我YT上的關節鬆動訓練的影片,裡面所有的動作,都是在打開你的胸椎活動度。挑一個你順眼的動作開始吧(連結)~
6.有正確的深蹲嗎?
其實沒有,每個人適合的深蹲都不太一樣。
這個我忘記在影片中提到了…感冒到眼睛脫窗了。深蹲有一些基本原則,像是我上面說的:
1.動作順序是屁股先,膝蓋在跟著打開,但你還是兩個關節「同時」做動作喔
2.上半身的傾斜角度,跟小腿的傾斜角度會是平行的。
3.上下的過程,膝蓋都不會有往內夾的動作。
但是,這是一個大概的基準,讓你蹲起來比較不會給膝蓋太多的壓力,比較不會受傷。而每個人的骨頭跟身材比例不一樣,你還是會有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深蹲姿勢。重點是要找到「你蹲下去最舒服、但可以最好發力的深蹲姿勢」
記得我當初在跟教練訓練時,教練讓我練習了一些不同的深蹲角度,像是:
1.腳尖要往哪個角度?0度?10度?還是20度?
2.雙腳要站多開?跟屁股一樣寬?稍微比屁股寬?還是再更寬一點?
每一次深蹲,他都會要求我要去感覺:「你這一次蹲跟前一次,感覺有什麼差別?」所以,為什麼教深蹲這麼難,又或者是,為什麼很難告訴大家一個正確的深蹲?因為這完全都是「因人而異」。
結論
如果你覺得我在影片中的建議,對你好像沒啥幫助,那肯定就在告訴你:你該找教練了。我其實影片少講了腳踝的問題,但這個可能就拍成第3集好了,講個深蹲也可以講3集…
如果你想找我的教練,抱歉他已經去學校當正式老師了,但我在我的podcast裡有邀請的教練,如果剛好在你家附近,你都可以去諮詢他們。
另外,我還是要呼籲一個小小的地方,當你學習越多訓練,你會對自己越有自信。這是件好事,但不要用這樣的自信,去批評那些剛開始學習,或是你認為做錯的人。
每個人都是有小白的時候,而我們對於身體的了解也不是全盤正確。搞不好2年後的我,又會覺得我現在講的是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