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阿丸電子報#5】銀髮族最快流失的能力,爆發力!
2024 Oct 01 每週電子報
今年過年,我過得很不錯,小孩沒有感冒、買了自己想買的東西(拼圖),吃的也很開心...
我的小計畫:三個月的增肌計畫
為什麼想要增肌?因為我想要明年參加一個世界壯年運動會(連結),報名舉重這個項目,但我知道我的身形,其實是處於劣勢(太高太瘦)。加上我的左手常常動作不到位,於是我決定請教練&營養師,協助我進行三個月的訓練跟飲食調整。當然,我還有別的目的,就是透過當學生的視角,重新學習教練跟營養師是怎麼指導。你可能會覺得:「啊你自己也可以教自己不是嗎?幹嘛還花錢?」 是的,但以我對自己的理解,我是一個要透過「與人對話」、「實作」才能把專業學到骨子里的人,我沒辦法坐著上課或是自己看書,就可以融會貫通。所以,就算我書架上有一大堆書,但我還是會花錢,去找老師手把手帶著我學習。更何況,有很多秘訣,是書上不會寫的。 目前第一週得出的心得:心得一:誠實面對自己
我得老實說,當我在拍照給營養師時,真的有很多次想要「故意」不拍我吃的零食。也真的有幾次「故意」沒拍,都用文字敘述,但我發現這種掩蓋,無助於我控制飲食。 也感謝我的營養師Mandy(IG連結),他從不「批判」我吃的東西,只是給出我下次可以「多吃」什麼東西。她也從不說我「不應該」吃什麼,通常只會說:「我覺得你可以在訓練前吃這些...,會更有助訓練。」這點我覺得很值得學習。心得二: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
我發現在做飲食控制或是訓練時,我的內心會跳出兩種聲音:「加油你可以做到!」跟「不行拉!你就是這樣,這就是你的習慣改不了!」 我無法阻止這兩種念頭重複出現,我唯一能做的,只是選擇「相信」哪個,不相信「哪個」。誠實的說,70%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阻止那些比較負能量的念頭。 但在我晚上肚子餓,選擇要吃什麼的時候,好像就沒那麼有效了(笑)我的小分享:銀髮族最快流失的能力,爆發力!
你會想說:「啊?不是平衡能力還是肌力嗎?」你以為爆發力只是拿很重的東西,丟來丟去,好像是運動員才需要練?但其實我們日常生活很多時刻都需要「爆發力」。 像是快要滑倒時,你必須「瞬間」把一腳「用力」踩穩,那種快速反應的能力,其實就是爆發力的一種 又或是你在搭公車時,司機突然一個緊急剎車,你必須「快速」抓住旁邊的扶手,還要「快速」用雙腳穩定重心;又或者,當你走在浴室不小心滑倒時,你有沒有辦法很「快速的」穩定住自己的身體。 這些都是需要「爆發力」。 但當爆發力不足,反應的時間需要比較久,就會造成長輩來不及反應,只能任由自己摔倒。 爆發力不是一個容易訓練的能力,不過我這段時間會試著跟更多教練討論,看看能不能今年規劃出一套專屬50歲以上的爆發力課表,如果你有想了解,也歡迎跟我聯絡。 我的小動作:高腳杯深蹲,適合50+新手第一個深蹲動作
如果我現在要教一位沒有練過深蹲、沒有關節疼痛的長輩,練習如何深蹲。我第一個選擇的動作,應該就會是「高腳杯深蹲」(英文:Cup squat) 因為當你拿一顆啞鈴在胸前,啞鈴的位置會強迫你「挺胸」,讓你比較容易用正確的姿勢蹲下去。如果你想練深蹲,這個動作我很推薦(動作影片:連結)。我的小心情:先放下那個該死的面子
我開始做自媒體後,就開始罹患「發文恐慌症」。從一個月發不到一篇文,到一天要發2~3篇貼文,很多人覺得沒什麼,但對我來說的確是個不小的壓力,一度晚上沒辦法好好睡覺。 我的恐慌來自於,我害怕我發的文「沒有傳遞正確的知識」、「沒人看」,還有「害怕被人指責」。我又想要展現專業的部分,又害怕自己不夠專業露出馬腳。以至於我每次發文都要思考老半天。 簡單的說,我的偶包還是很重(雖然我以為我已經很厚臉皮了) 後來上了課,跟一些自媒體的夥伴聊天後,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:「發文只是讓人家知道你,就算是發垃圾也沒關係。」、「被罵才表示你的文章有『出圈』」 然後我就豁出去了,管他講的好不好都發。 前幾天,我發的一篇文(連結),只是在教長輩用划船的動作練背肌,跟其他篇一樣的格式,但這篇有1.2萬人看過,還獲得人生第一個陌生負評。 雖然看到負評還是會小小生氣,但我提醒自己:「你應該高興,表示你這樣發文是有人看的。」 所以你各位看到我未來發更多怪文,也不用覺得奇怪。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