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X型腿、O型腿,到底要怎麼改善?先按摩這4個部位!
2025 Feb 14 中年人的肌力訓練 中年人的體態改善
我有X型腿或O型腿嗎?
我們的腿,本來就不「直」。如果你照X光,你會發現大腿骨跟小腿骨頭並不會完整呈一直線。
大腿骨會有點往外傾斜。但這個自然的角度,讓我們的身體重量反而可以平均落到腳掌上。
一般來說,女生大腿骨的傾斜角度會比男生大一點。主要是骨盆結構的關係。再加上,多數女生也不太喜歡做肌力訓練(哭),因此,女生的腿型困擾跟膝蓋痛的比例,總是比男生高。
什麼是X型腿?
從腳底開始看,X型腿的人會習慣把重心放在腳掌內側,足弓比較平。所以鞋子會發現內側磨損的比外側還多。
而X型腿的人,可能比較容易在膝蓋外側、腳踝內側出現疼痛不適。
再來,X型腿的人,通常也會伴隨骨盆前傾,足弓塌陷的體態。下交叉症候群、假跨寬等的問題,也比較常見在X型腿的人身上。
什麼是O型腿?
剛好就跟X型腿相反,O型腿的人走路,會偏向把重心放在「腳掌外側」多一點,鞋底比較多磨外側。
容易在「膝蓋內側」出現疼痛不適。
年輕的時候你只是覺得腿型不好看,但年紀大的時候,可能就會變成膝蓋內側的軟骨磨損,出現各種膝蓋內側疼痛的問題。
什麼?還有XO型腿?!其實你不需要分腿型!
在搜尋資料時,我發現還有這種分類,一開始我真的不知道這是啥小。後來我才知道,這是指,外性看起來,大腿是夾在一起,但小腿肚分開的情況。
然而,我認為如果你單看「外型」,其實並不能準確判斷你的問題。因為你很有可能看起來是O型腿,但卻有X型腿的問題。
因為你可能走路偏外側,你以為你是O型腿的特徵。但你骨盆前傾,又符合X型腿的問題。然後你看看你的腿,好像又像O又像X….,你被搞迷糊了,到底要怎麼訓練?
我的實務經驗是,大部分人都有混合這2種腿型的問題,所以你也可以說,我們全部都是XO型腿。
我的想法是,不用去分類你是O型、X型腿還是XO型,因為你會越分越混淆。我會建議你直接找物理治療師評估你的關節目前有哪些需要調整,再找教練去訓練肌肉,會是最省時省腦力的方式。
啊如果你想再更省….訂閱電子報吧~
我該注意什麼日常動作?1個原則,避開所有腿型地雷
「最好的動作就是下一個動作」,隨時變換身體的動作,就能預防很多體態上的問題。
多數人的問題不是肌肉無力,而是固定在一個姿勢太久,導致肌肉跟關節「卡住」,沒辦法動。所以最最最簡單的方式,隨時讓自己的關節動一動。
發現自己坐太久,就轉一轉身體,站起來走一下伸展大腿;發現自己站太久,就蹲一蹲活動一下膝關節….。
沒有動作是錯誤的,唯一的錯誤就是不動。即使你坐得再正直完美,只要固定這個姿勢超過20分鐘,你一樣還是會腰痠背痛。
但我在影片中,還是提供一些站立跟走路的建議,並不是你要一整天都這樣做,而是當你意識到自己姿勢「怪怪時」,可以知道要回到什麼位置,避免問題擴大。
https://youtu.be/7ihzYbPiSe0沒有坐著的姿勢,因為坐著本身就是錯誤(笑)。
題外話,老是被說:「屁股長蟲嗎,坐都坐不住!」的小孩,才是人類身體最自然的表現,我們本來就不喜歡被固定在一個框架裡~
從放鬆肌肉開始!4個最需要按摩肌肉,修正自己的肌肉張力
這集我先分享4個你可以每天按摩的肌肉。「為什麼不是訓練動作?不是應該跟我們說要練什麼嗎?」你可能有這個疑問。
有2個原因:
1.肌肉或筋膜很緊張的狀態,會影響你的訓練效果。
很多人不喜歡按摩,尤其是男生。但我真心建議,除非你真的很趕時間,盡可能不要跳過這個環節。
肌肉跟筋膜太緊,就像你穿了一個超級緊的緊身衣,你的活動範圍會被受限制。如果都動不了,你的肌肉也不可能獲得刺激。
我自己的經驗,如果你願意花5~10分鐘去按摩肌肉,你會避免很多可能的受傷,也會發現本來做起來都沒啥感覺的動作,今天做起來特別有感。
2.我來不及錄完,顆顆。
所以還有下集拉~不用急
https://youtu.be/L8mE9ISh9JwX型腿,O型腿應該練什麼?小孩才做選擇,大人全都要!
不管是X型腿還是O型腿,其實根本問題都是差不多的。
- 一樣都要訓練核心
- 一樣都要改善大腿內外側的力量
- 一樣要練臀肌發力
- 一樣要訓練腳底、腳踝的穩定
你一定會看到很多建議,例如:O型腿要多練大腿內側,X型腿要練臀部跟核心….。但那不代表,X型腿的大腿內側就沒問題,或是O型腿的人就不用練屁股。
不管是哪種腿型,還是哪種體態問題,反應的都是你的身體「卡住」了,你沒辦法很好的使用它們。
以我自己個人的經歷,只要你開始從事肌力訓練,學習正確的關節使用跟肌肉發力的方式,身體會「慢慢的」修正成你想要的體態跟腿型。
「讓肌肉做他們該做的事,你的體態或腿型就不會差」
要練多久才能改善腿型?我的真實經驗
我不知道。
我從國中就開始注意自己的O型腿。我每晚睡覺時,會用彈性繃帶把我兩隻腿綁著,看看能不能「喬直」。
每天上學,我會穿著小腿套,希望我的小腿不要變粗變彎。我也曾經每天早晚,做一大堆人家說可以修正小腿的動作。什麼踮腳尖、抬腿、保鮮膜包腿、塗辣椒(這個只做一次,就覺得太辣不行)….
我還問我老爸,是不是可以用手術矯正我的骨頭。
某一天我發現,如果我躺得夠久,我的小腿就會變超細!而運動就會變粗!有段時間我還跟老爸說:「我不要運動,腿會粗!」
每天早晚,我都會用皮尺量我的小腿,看看我這樣努力,什麼時候他會變細。我不是做1天或1週。我是做了好幾個月,有些甚至做好幾年。
但我一直到高三,才慢慢知道,原來小腿到下午本來就會比早上粗一點….,那些說抬腿就會瘦的人,其實可能只是水腫消了而已。
剛好大學去考了重量訓練教練的證照,當時,培訓教官的一句話:「小腿的外型是90%是爸媽給的」。自此,我就再也沒有做以上瘋狂的舉動。
學習肌力訓練的過程,我才慢慢了解,哪些是我可以靠訓練改善,那些就只能靠穿著打扮修飾。
我現在的腿,從大O變成小O。因為訓練,大腿變得比較「粗」之後,小腿反而看起來沒那麼粗了。
我的膝蓋內側,偶爾也會出現「怪怪的」感覺,但我已經可以很快的修正問題,也學會重新看待,我以前覺得那些不完美的問題。
以上,我覺得是很搞笑的經歷,還有更多拉,只是今天寫不完....下次有機會再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