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失智症長輩體適能教學,就算失智,還是能運動!
2020 Feb 09 VIP訂閱

技巧一 我們超會模仿!!
如果要帶失智長輩運動,請他模仿我們的動作是最快的方式!你可以用一個故事,連結肢體動作。 例如:你可以說:「阿公阿媽,今天我們要一起出去玩優!我們要先去台北,台北有什麼?101!我們要爬樓梯上去優!來!跟我一起把腳抬起來爬樓梯!」然後就做出單手往上、單腳往上的動作。 或是「哇~現在我們要去游泳池玩水,跟著我往前游喔!一~二~,哇游泳池好大,要游20下才能到岸,好,我們一起游20下喔~」我們可以做出手划水的姿勢,重複這樣的動作。技巧二 動作不用太複雜
失智長輩跟一般長輩在運動上最大的不同,就是動作的不能太複雜(其實帶老人家運動也是...)。 例如:當我想要請長輩一邊原地踏步,一邊舉雙手時,一般的長輩可能可以輕易的把這兩個動作結合一起做,但我操作後發現,即使我把動作分解後再結合,可能失智長輩會只做手往上舉,忘了要踏步這件事。 「阿嬤來!要繼續踏步優~」即使口頭提醒,有些長輩還是不太能把兩個以上動作結合一起做。 但是,把聲音跟動作結合一起做。例如,請他踢腳時同時喊「嘿!」,或是喊數字。這對他們來說倒是很順暢,也能提升運動氣氛! 或是先以腳的動作為主,等過幾週後,在加入手的動作,大家就會比較跟得上。 舉例: 1.第一週教下半身動作>第二週教上半身動作>第三週把上下半身動作結合 2.先兩邊手腳一起做>改成單邊連續操作>改成單邊輪流做 3.同手同腳做>對側手腳做技巧三 把日常動作放到運動中
其實很多日常生活動作都可以變成是腳學上的動作。事實上,很多運動訓練的書所提倡的「功能性訓練」就是這樣的概念。例如:深蹲,就是我們平常活動最常做的動作,但大部份人其實都蹲錯。 再教深蹲時,我們可以請長輩站在椅子後方,扶著椅子,引導長輩:「來!阿公阿嬤,我們現在來『坐椅子」。想像你要坐椅子,慢慢坐下~好但屁股要往後推,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呦!再慢慢站起來!」 還有「提水桶」、「踢石頭」、「划船」等等,把動作用生活化的指令教導,還能訓練長輩的大腦聯想力,讓長輩更容易記得動作。教學心得
帶完這一次失智長輩的班級,我深深敬佩照顧這些長輩的家屬跟醫護人員,我只是每個禮拜帶兩個小時的運動,就已經對長輩各種突發狀況感到吃不消。但他們可是24小時都要繃緊神經面對這些失智長輩,那種不能出錯的壓力,我實在是無法去想像。只能希望透過運動,可以為這群失智長輩、醫護人員及家屬,帶給他們心靈及身體上一些正面力量。 注意事項:有疾病或關節不適者,做運動、訓練前請事先向醫師諮詢。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