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丸玩運動
0
  • 登入
  • 關於我
  • 線上課程
  • 文章
  • 每週電子報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阿丸玩運動
  • 關於我
  • 線上課程
  • 文章
  • 每週電子報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40歲後的核心訓練 (3)
    • 訓練教學
    • 核心知識與方法 (3)
  • 40歲後的肌力訓練 (33)
    • 銀髮族 (1)
    • 中壯年族群 (16)
    • 孕婦及產後媽媽
  • 教學經驗&學習心得 (11)
    • 教學經驗分享 (2)
    • 學習心得 (5)
    • 會員故事 (1)
  • 推薦好書&好物 (21)
    • 產品&書籍推薦 (3)
    • 教練推薦 (2)
    • 健身房推薦 (1)
  • 自媒體經營 (9)
    • 1000天的自媒體之路
    • 國內外自媒體學習 (1)
  1. 首頁
  2. 部落格
  3. 【臀部訓練】40歲後,想練翹臀很難嗎?練翹臀前,你必須知道的3大真相

【臀部訓練】40歲後,想練翹臀很難嗎?練翹臀前,你必須知道的3大真相

2025 Oct 21 中壯年族群
內容目錄
  1. ▋ 臀部訓練真相一:為何灼熱感、痠痛感,無法幫助臀部成長?
  2. ▋ 臀部外型真相二:打造完美翹臀,你必須懂的「三大訓練角度」
  3. ▋ 臀部增肌真相三:專家認證的「高效練臀動作」有哪些?
    1. 科學派健身專家 Jeff Nippard的必練動作
    2. 臀部教父Bret Contreras 的必練動作
  4. ▋ 我的看法
  5. ▋ 參考文獻 (References)

問題可能不是妳不夠努力,而是我們對臀部訓練的「觀念」需要更新一下了!

 

我想帶大家從科學的角度,破解三個最常見的練臀迷思,讓妳的努力不再白費!本篇文章,搜集Bret Contreras、Jeff Nippard以及各種相關研究文章整理。

 

▋ 臀部訓練真相一:為何灼熱感、痠痛感,無法幫助臀部成長?

先說結論:酸痛感不等於肌肉成長。

 

大量嚴謹的科學文獻揭示,這種將「感受度」與「肌肉成長」直接劃上等號的思維模式,不僅存在缺陷,甚至可能對你的進步造成阻礙。

 

在臀部的成長上,多數研究及教練都會同意,「機械張力」(Mechanical Tension),即肌肉對抗阻力收縮時所產生的力量,是最主要幫助肌肉成長的關鍵要素。

 

白話一點說,就是透過足夠的重量刺激、訓練量累積,給肌肉帶來它從未感受過的挑戰。

 

有些動作,做起來讓你臀部酸爆,但實際上對你臀部的成長效益不高。

像是消防栓式、蚌殼式、四足跪姿的髖外展…,你可以拿來當作是啟動臀部、當作熱身動作,或是受傷時的復健動作(我不是在開玩笑,是真的)。

 

這些動作,確實能讓妳的臀部非常有感,但這種「灼熱感」,在科學上,並不等於能讓肌肉成長。

 

這類動作很難增加重量,你最多拿個10公斤,或是彈力帶去增加阻力,已經是這類動作的極限。

但要像臀推或深蹲一樣,做到30公斤、50公斤甚至100公斤,基本上是不可能的。

 

所以這些動作的問題,不在他們不能訓練到臀部,而是在「漸進式增加負荷」這件事上,是有限的,遠遠達不到刺激肌肉長大的門檻。

 

它的可以放在訓練前,當作「啟動」或「喚醒」肌肉,而不是主要的增肌動作。

補充說明
做肌力訓練引發的肌肉成長,是外部(例如訓練計畫、飲食)和內部(例如基因、機械力傳導)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
意思是,你可以透過訓練計劃,飲食去給身體好的刺激。但最終決定肌肉成長程度的,是身體內部(基因、機械力傳導)如何「感應並回應」這些刺激。

同樣一份課表,給不同的人操作,得出的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。所以,你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狀況去調整訓練,不是硬把自己塞進課表裡



▋ 臀部外型真相二:打造完美翹臀,你必須懂的「三大訓練角度」

 

我們的臀部不是一塊扁平的肌肉,它包含了負責厚度的「下臀大肌」、決定翹度的「上臀大肌」,以及創造圓潤度的「臀中肌」。

 

Bret Contreras認為,為了讓這三塊區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,妳的訓練計畫必須包含「三大黃金訓練方向」:

 

垂直負載(拉伸位):在臀部被深度拉伸時給予最大刺激。這對增加臀部的飽滿度與厚度至關重要。像是深蹲、硬舉這類型的動作。

 

水平負載(縮短位):在臀部完全夾緊收縮時給予最大刺激。這對打造視覺上的翹度效果最好。臀推就是最經典的動作。

 

橫向負載(外展位):專門對抗側向阻力,是決定臀部夠不夠圓潤的關鍵。例如機械式髖外展 (Machine Hip Abduction)

▋ 臀部增肌真相三:專家認證的「高效練臀動作」有哪些?

 

科學派健身專家 Jeff Nippard的必練動作

Jeff Nippard做了一個有趣的評比,他認為,以下是妳應該優先考慮的練臀動作。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ryh7PNhz3E

 

  • 步行弓箭步 (Walking Lunge):是最佳的全方位臀肌動作,能同時兼顧拉伸、穩定與髖伸展。

  • 機械式髖外展 (Machine Hip Abduction):針對臀中肌,提供最佳的隔離效果與漸進負載能力。

  • 羅馬尼亞硬舉 (RDL):針對「垂直負載」,是發展下臀厚度的最佳選擇之一。

  • 槓鈴臀推 (Barbell Hip Thrust):針對「水平負載」,是打造上臀翹度的經典王牌動作。

 

臀部教父Bret Contreras 的必練動作

身為「臀部教父」及臀推的發明者,Bret Contreras 強調:沒有任何一個動作是萬能的。

 

他指出,一個全面的練臀計畫,應該要包含上述所說,三大類別的必做動作,才能創造出最佳的臀型。以下是他認為對打造臀部有效的訓練動作
(Bret Contreras 對 Jeff Nippard 評比的回應影片連結 )

 

 ▍垂直負載(肌肉拉伸位):

必做選擇:羅馬尼亞硬舉 (RDL) 、保加利亞分腿蹲 (Bulgarian split squats) 以及各種形式的弓箭步 。這些動作對於增加臀部的飽滿度非常重要。


▍水平負載(縮短位):

必做選擇:臀推 (Hip Thrusts)。Bret Contreras 認為這是他最愛的動作,對於打造上臀的「翹度」非常有幫助。

 

 ▍橫向負載(外展位):

必做選擇:各種角度的髖關節外展 (Abduction),例如使用彈力帶或Cable機的側向抬腿。

 

▋ 我的看法

在實務層面上,我相信上述這些動作,喜歡練臀部的女生應該都練過。但為什麼你練了,還是沒有看到效果?

 

我認為多數人都忽略了第一個關鍵:機械張力。

 

並非練的夠酸夠痛,你就能獲的肌肉上的成長。而是你的訓練計劃,有沒有能讓你的肌肉,漸進式的接收到「刺激」。

 

如果你是一個小白(我認為的小白是完全零基礎,上面的動作一個都沒做過的)。那麼,或許你不太需要有什麼嚴格的訓練計劃,沒必要把自己操死(再說一次,累不等於有效)

 

維持運動習慣,不要排斥訓練就好。

 

然而,如果你有做過上面的動作,而且已經開始運動至少半年以上,那開始為自己做一個訓練計劃,跟著計畫,慢慢推進負荷跟訓練量。就算你過40歲,還是可以慢慢練出想要的臀部。

 

至於你要選什麼動作?
不用每天都去yt找動作練,只要掌握上面Bret建議的三大訓練角度,每個方向的動作,至少挑一種練習,慢慢增加負荷就好。

 

補充說明:

提升臀部訓練觀念與實作方法,我推薦閱讀 Bret Contreras 的著作《臀肌研究所》。

這本書能提供你更系統化的知識,幫助你將這些科學原則融入日常訓練中。 《臀肌研究所》購書連結 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926106


▋ 參考文獻 (References)

 

Herman, J. R., & Ferry, F. P., Jr. (2023). Mechanisms of mechanical overload-induced skeletal muscle hypertrophy: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future directions. Physiological Reviews, 103(3), 1735–1778.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7382939/

 

Schoenfeld, B. J. (2021).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uscle hypertrophy (2nd ed.). Human Kinetics.中文是肌肥大實證醫學:從機轉、營養到運動訓練之應用

(搜尋到有位Jeff教練介紹這本書:https://www.jeffchensports.com/blog/-science-and-development-of-muscle-hypertrophy)

 

Wackerhage, H., Schoenfeld, B. J., Hamilton, D. L., Le Bihan, T., & Burd, N. A. (2022). An evidence-based narrative review of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exercise–induced human skeletal muscle hypertrophy. Current Opinion in Physiology, 25, 100488.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5389932/

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0則留言

    相關文章

    錢與自由,從來不是終點,3個我學到的人生提醒

    自由不是終點,它只是通往幸福的車票。 最近很喜歡看「一口新飯」主持人MoneyXYZ的影片,這支影片,讓我重新定義我想要的人生。

    • 2025 Aug 31

    這樣就瘦了!管好你的賀爾蒙系列 EP.1 |為什麼有人狂吃狂喝都不胖?你真的知道什麼是『新陳代謝』嗎?

    • 2020 Feb 16

    50歲後,該怎麼運動?銀髮族運動5大迷思

    • 2020 May 04

    40歲後,斷食或空腹運動對你沒用的3個真相!

    常常斷食或是空腹運動,只是讓妳原本擁有的燃脂能力,變得更差! 最近我看了一集非常精彩的訪談節目,是 Dr. Stacy Sims 上 Huberman Lab 的 YouTube 專訪 (註1),討論關於女生在飲食和訓練上,到底和男生有什麼不一樣。 這段訪談超過兩個小時,有太多讓我「驚訝」的重點,我會用4篇文章,分享給所有,正在為體重、脂肪、肌肉所苦惱的女性朋友 (有的文章會是付費觀看)。

    • 2025 May 09

    40歲後,不去健身房,也能變強壯的方法!-徒手健身!肌群訓練解剖全書

    —這是一本教你,不進健身房、不買器材,也能變強壯的徒手健身書

    • 2025 May 13

    為什麼女生要學硬舉?學硬舉的2大好處

    • 2020 Apr 20

    關於丸子教練

    • 關於我
    • 線上課程

    課程資訊

    • 退費政策
    • 使用條款
    • 隱私權保護政策

    聯絡我們

    • Email: afish1019@wcoach.org
    • 公司名稱: 阿丸玩運動有限公司
    • 統編: 60756259
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COPYRIGHT© 阿丸玩運動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