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丸玩運動
0
  • 登入
  • 關於我
  • 線上課程
  • 文章
  • 每週電子報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阿丸玩運動
  • 關於我
  • 線上課程
  • 文章
  • 每週電子報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40歲後的核心訓練 (3)
    • 訓練教學
    • 核心知識與方法 (3)
  • 40歲後的肌力訓練 (33)
    • 銀髮族 (1)
    • 中壯年族群 (16)
    • 孕婦及產後媽媽
  • 教學經驗&學習心得 (11)
    • 教學經驗分享 (2)
    • 學習心得 (5)
    • 會員故事 (1)
  • 推薦好書&好物 (21)
    • 產品&書籍推薦 (3)
    • 教練推薦 (2)
    • 健身房推薦 (1)
  • 自媒體經營 (9)
    • 1000天的自媒體之路
    • 國內外自媒體學習 (1)
  1. 首頁
  2. 部落格
  3. 為什麼走路、搬東西容易閃到腰?40後必懂的脊椎保護觀念

為什麼走路、搬東西容易閃到腰?40後必懂的脊椎保護觀念

2025 Sep 17 核心知識與方法
內容目錄
  1.  ▋為什麼要顧「脊椎穩定」?
  2.  ▋肌肉不是只出力,還要給脊椎「剛剛好的硬度」
  3.  ▋近端穩,遠端才有力
  4.  ▋怎麼開始練?(新手建議)
    1. 1 修改式捲腹(Modified Curl-up)
    2. 2 側棒式(Side Bridge / Side Plank)
    3. 3 鳥狗式(Bird Dog)
  5.  ▋你可以怎麼練?(每天 10 分鐘)
  6.  ▋結論

McGill 被稱為「世界級的背痛專家」,是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脊椎生物力學教授(已退休)。


他花了 30 多年專門研究下背痛、脊椎運動與核心穩定。

 

做過數千次臨床評估,也帶過奧運選手、職業運動員,甚至消防員、軍警這些需要高強度表現又不能受傷的族群。

 

他的特色是把「科學實驗」直接帶進臨床與運動場。

例如:用動態 X 光拍力量舉選手的脊椎,並在醫學文獻中證明:「脊椎失穩會導致受傷」。

 

以下內容整理自Stuart McGill 的影片:Stuart McGill Explains Spine Instability & Core Stability

 


 ▋為什麼要顧「脊椎穩定」?

脊椎是由一節節脊椎骨跟椎間盤交疊而成,能彎能轉,但要承重,就得靠肌肉把它「撐住」。一旦穩定度不夠,就可能在某一節「卡一下」或「晃一下」,引發閃到腰或慢性痛。

 

研究顯示,這種脊椎的「微位移」,才是很多腰痛的真正來源。


 ▋肌肉不是只出力,還要給脊椎「剛剛好的硬度」

影片裡 McGill 提到:肌肉在收縮時有兩種作用。

  • 產生力量(force) → 用來移動身體或物體

  • 產生剛性(stiffness) → 用來「固定」或「穩住」關節,避免在不該動的時候亂動

 

差別在於:

  • 力量太少/剛性不足 → 脊椎容易在某一節「突然跑掉一點點」,出現微位移或「卡一下」的痛。

  • 用力過頭/剛性太強 → 就像把腰整個鎖死,脊椎反而承受過大的壓力,好比拿鐵棍去硬撐重量,容易壓壞椎間盤。

 

重點是找到「剛剛好」的張力。


McGill 的研究發現:在日常搬重物(例如抱小孩、提菜)的情況下,腹部肌肉只要啟動到最大出力的 4%–5%,就足以保護脊椎,根本不需要憋氣死撐。


只有在舉重比賽或極限訓練時,才會需要接近全力收縮核心。


當你要提東西時,先吸一口鼻子、腹部微微鼓起,像有人要打你肚子時的感覺,就足以形成保護腰椎的「剛性」。


但記住,不是硬撐,而是「收住但還能呼吸」。


 ▋近端穩,遠端才有力

近端指的是靠近軀幹的部分,例如脊椎、骨盆、肋骨;遠端指的是手腳。


如果核心沒撐好,手腳的力量會「漏掉」。要推門、提重物、跑步、踢球,都要先讓軀幹穩定,四肢才能發出完整的力。


對 40+ 的人來說,這也是避免受傷、保留日常效率的關鍵。


 ▋怎麼開始練?(新手建議)

McGill Big 3(每天 10 分鐘)

這是 McGill 設計的三種核心動作。每個動作不需要撐很久,重點是啟動正確的核心力量。

重點提醒

  • 每個動作停留 5–10 秒即可,重複 5–10 次

  • 中間休息時放鬆呼吸,保持腹部微收

  • 感覺「核心收住」,不是用腰拱或肩膀聳


1 修改式捲腹(Modified Curl-up)

怎麼做

  1. 仰躺,單膝彎曲、另一腳伸直

  1. 雙手放在下腰部(或墊條小毛巾)支撐

  1. 頭與肩膀微微離地,像「點頭」一樣,腰保持貼住手或毛巾

  1. 停 5–10 秒,放下,換腳重複

避免錯誤
✘ 不要整個捲起來像仰臥起坐
✘ 不要用力憋氣或拉脖子


2 側棒式(Side Bridge / Side Plank)

怎麼做

  1. 側躺,用手肘撐地,雙膝彎曲 90 度

  1. 把臀部抬離地面,讓身體從肩膀到膝蓋呈直線

  1. 停 5–10 秒,慢慢放下,換邊

 

進階做法
把膝蓋伸直,改成肩膀到腳呈直線

避免錯誤
✘ 不要腰塌或屁股翹
✘ 不要聳肩


3 鳥狗式(Bird Dog)

怎麼做

  1. 四足跪地,手在肩膀下、膝蓋在髖下

  1. 吸氣、收緊腹部

  1. 對側手與腳同時伸直(例如右手+左腳)

  1. 保持身體不晃、不塌腰,停 5–10 秒

  1. 放下,換邊

 

避免錯誤
✘ 不要腰拱或屁股扭
✘ 手腳不用抬太高,與身體平行即可

如果你想知道這三個動作麽做,你可以參考這隻影片(只是全英文)


 ▋你可以怎麼練?(每天 10 分鐘)

  • 修改式捲腹:5–10 次 × 2 組

  • 側棒式:左右各 5–10 次 × 2 組

  • 鳥狗式:左右各 5–10 次 × 2 組


 ▋結論

  • MRI 拍起來脊椎很正常,不代表真的沒問題,因為疼痛往往在動作過程才會出現。

  • 下背痛不是做一堆仰臥起坐就能解決,反而可能加重。

  • 核心訓練不是比誰撐更久。每天花一點時間練,效果比偶爾狂練更好。

 

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0則留言

    相關文章

    扁平屁股怎麼練?新手練臀的兩大重點

    • 2021 Jun 09

    會員受傷了怎麼辦?教練必學的3步回應法!

    會員受傷,絕對是是教練不樂見的事,但這3個回應方法,可以讓你把危機變轉機。

    • 2025 Jul 10

    銀髮族肌力訓練,94歲奶奶的私人教練課,我學到這些事...

    • 2023 Nov 05

    50歲後,讓生活充滿運動的祕訣!運動可以很享受!

    • 2020 Feb 13

    【好書推薦】40歲後,如何改善腰痛?從正確呼吸開始!-呼吸啟動:筋膜治癒的開關

    —呼吸,常常是最被低估的訓練。

    • 2025 Jul 31

    50歲後,該怎麼運動?運動對銀髮族的6大好處

    • 2019 Dec 10

    關於丸子教練

    • 關於我
    • 線上課程

    課程資訊

    • 退費政策
    • 使用條款
    • 隱私權保護政策

    聯絡我們

    • Email: afish1019@wcoach.org
    • 公司名稱: 阿丸玩運動有限公司
    • 統編: 60756259
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COPYRIGHT© 阿丸玩運動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