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歲後,你更應該練肌肉!做肌力訓練的3大好處
2020 Aug 22 VIP訂閱
感謝發明「活躍老化」一詞的人,讓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參與運動,保持運動習慣。但大部分的長者,運動內容時多以「快走」、「爬山」或「做伸展操」為主。一旦提到要「練肌肉」,很多人想到的是「是不是要舉很重的啞鈴?我的骨頭沒辦法拉!」、「我關節都退化了,沒辦法做這種運動啦!」 因為誤解而不敢做肌肉訓練,真的是非常可惜的事。其實,任何對肌肉有足夠的刺激的動作,都能改善肌肉的力量,減少關節疼痛,就算只是徒手的訓練,也能有鍛鍊肌肉的效果喔~ 所以今天就要來說說肌肉訓練對銀髮族到底有哪些幫助。 好處一:肌肉訓練可以保護並強化關節
有聽過「用進廢退」的道理嗎?身體也是一樣。當你在做肌肉訓練時,會給身體一些新的刺激,這些刺激會讓身體的肌肉變強壯,肌腱及韌帶也會變得強韌,當然更能保護關節不容易受傷。好處二:肌肉訓練可以避免「慢性退化」
也有人説:「我每天快走後,腿也變得比較強壯呀!應該不需要再練肌肉了吧!」 當你從事同樣的運動一段時間後,身體就會找出「最省力」的模式,讓你用最少的力氣跟肌肉就能完成同樣的活動。聽起來似乎很不錯,但這也意昧著身體不會想要用更多的肌肉。 大部份的人習慣每天做「一樣強度」的運動,例如每天都走10圈操場,每天都爬同一座山,走同一條路。時間久了,身體就適應了這樣的強度,就會停止進步,甚至還會隨著年齡漸增而慢慢退步。 另外,不管是快走、爬山,這些運動都只動到腿部的肌肉,但是我們的腹部、肩背及手臂肌肉更是每天都會頻繁使用的肌群,這些肌肉都必須透過「肌肉訓練」才有可能被強化。 所以,肌肉訓練不但只是「減緩」退化速度,更能強化身體各部位的肌肉。好處三:肌肉訓練可以讓你的生活過得更有品質
很多年長者認為,練肌肉是年輕人的事,老的就該「服老」,不用去跟年輕人比「年輕」。 以前的人沒有想要運動去保持健康,很大的原因是,以前的,醫療也沒這麼發達,古代人並沒有像現在的我們這麼長壽,很可能一個小感冒就「去了」。 現在就算你得各種疑難雜症,現在的醫學都有辦法維持你的生命。但是,就算我們活得越來越久,你的生活品質及生活壓力有跟著變好嗎?很多時候,我看見許多公園的阿公阿嬤,被外勞推著輪椅,鼻子上插著管子在公園曬太陽,我真的覺得很心酸,因為他們連曬太陽都變成一種奢侈。 如果你越早從事肌肉訓練,維持好關節&肌肉的功能,至少你在生活上都不需要假他人之手 醫學雖然能延長人的壽命,但要活得有價值,有品質,還是要靠自己努力。
注意事項:有疾病或關節不適者,做運動、訓練前請事先向醫師諮詢。0則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