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丸玩運動
0
  • 登入
  • 關於我
  • 課程報名
  • 精選文章
  • YOUTUBE
  • 聯絡我
  • 每週電子報
  • 線上課程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阿丸玩運動
  • 關於我
  • 課程報名
  • 精選文章
  • YOUTUBE
  • 聯絡我
  • 每週電子報
  • 線上課程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課程報名 (2)
    • 中年女子肌力訓練 (33)
      • 自媒體學習 (8)
        • 好物推薦 (17)
          • Podcast (4)
            • 教學分享 (4)
              • 產後媽媽肌力訓練 (1)
                • 高齡者肌力訓練 (1)
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3. 40歲後,不去健身房,也能變強壯的方法!-徒手健身!肌群訓練解剖全書

                  40歲後,不去健身房,也能變強壯的方法!-徒手健身!肌群訓練解剖全書

                  2025 May 13 好物推薦
                  內容目錄
                  1. 適合什麼人讀?
                  2. 不適合什麼人?
                  3. 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3個地方
                    1. 沒有哪個訓練比較好
                    2. 肌肉沒有長眼睛
                    3. 40多歲還是練會引體向上,而且,男生比女生容易多了...
                    4. 自己也能學會開課表
                  4. 我學到什麼?

                  適合什麼人讀?

                  • I人

                  • 不想去健身房混、也不想跟別人搶器材的人

                  • 喜歡極限體能王的人

                  • 想找回當兵時,可以引體向上100下的中年人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不適合什麼人?

                  • 沒有教練就不會動的人

                  • 極度害怕受傷的人

                  • 已經受傷正在治療的人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3個地方

                  沒有哪個訓練比較好

                  網路上很多人會筆戰,器材訓練比較好,還是自由重量比較好,還是徒手訓練比較好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這本書直接給你答案:各有優缺點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不會因為這本是講徒手訓練的書,他就只捧徒手訓練的LP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徒手健身的最大好處:就是你可以隨時隨地訓練,不需要準備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但這也是徒手訓練最大的缺點:

                  你要對這些動作的進階跟退階,有一定的理解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不然就會遇到,練到某個動作太難,你只能放棄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很多會員,來健身房找教練之前,都會自己在家訓練。

                  但他們的訓練動作基本上都千篇一律:男生做伏地挺身,女生做深蹲或橋式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但這本書,很貼心的幫你列出,每個動作可以做的進階版跟退階版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很輕易的找到,你想訓練的部位,以及你做得起來的動作(購書連結)。


                  肌肉沒有長眼睛

                  什麼意思?就是你的肌肉分不出來,你現在是拿啞鈴,還是拿背包訓練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舉例:你抱小孩深蹲,跟你拿啞鈴做高腳杯深蹲,你的大腿跟屁股,是不知道你拿什麼做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你的身體只會接收到一件事:「喔,這超重的!你們這些肌肉纖維,給我振作起來扛著!」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對肌肉來講,

                  只要刺激夠、張力夠,它根本不在乎你拿的是什麼。


                  所以,你用什麼器材,用什麼工具都沒問題,重點是:你有沒有開始做?(購書連結)

                  40多歲還是練會引體向上,而且,男生比女生容易多了...



                  自己也能學會開課表

                  就算你是做徒手訓練,

                  只要你的課表設計,符合肌力訓練的科學邏輯,你也是可以慢慢進步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這本書寫的,有關肌力訓練的基本原理,

                  我認爲只要看得懂中文的人,應該都可以很容易理解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什麼超負荷、多樣性、漸進性、個人化原則….。對教練來說,這都是基本要知道的觀念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但有時候,正因為我們覺得太簡單,反而忽略了,其實一般人根本都不理解,我們在講什麼鬼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但這本書是貼心的,把這些的基本觀念,用簡單的圖表跟文字,呈現讓你知道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我可以跟你保證,如果你看得懂,也能真的應用到自己身上,你真的可以考慮去考教練證照。(購書連結)

                  你可以了解一些基本肌力訓練觀念,不會看到什麼動作,就亂練一通



                  我學到什麼?

                  我對於我沒做過的動作,都很有興趣。

                  我喜歡練習這些動作,然後把我覺得有用的動作,放到我自己的資料庫中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像是我照片中練的這個:「突擊隊式引體向上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我發現跟寬握版的引體向上比起來,他比較簡單,只是要小心不要撞到頭就好。

                  而且很好玩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我的體驗是,這種引體向上,看起來好像很難,但其實做起來,比較容易



                  小工商一下,我第72週的電子報(就是本週),會分享我是怎麼教會員,不用彈力帶,就可以練引體向上。我發現蠻多女生都很有興趣說~

                  (訂閱電子報:https://wcoachlif.kit.com)


                  總之,我覺得肌力訓練的世界,是很有趣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你接觸越多不同的訓練,你就會發現,原來你的身體,可以做出這麼多動作。

                  你會對你的身體,有更不一樣的看法。(購書連結)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開始成為一個肌力教練?3個成為教練的基本條件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4 Dec 17

                    為什麼我不太常做有氧運動了?運動越多,身材越好嗎?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0 Nov 10

                    想幫助別人,先裝滿自己的5個桶子。書籍推薦:執行長日記

                    —專注裝滿自己的桶子,你才可以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,為世界帶來改變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01

                    為什麼新年願望總是做不到?願望失敗的三大主因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1 Jan 01

                    掌握壺鈴8大關鍵動作,讓你的壺鈴訓練更有效率!書籍推薦:壺鈴重訓解剖全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《壺鈴重訓解剖全書》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「舉壺鈴」的書,它更像是一個完整的壺鈴訓練指南。 讓你真正理解壺鈴的訓練原理、動作細節、肌肉啟動機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r 07

                    練起來很累,但其實沒用?40歲後,最該避開的「疲勞訓練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每天跟著YouTube跳30分鐘,隔天全身痠痛。這樣應該可以練到肌肉吧?但三個月過去了,體重沒變,身形也沒什麼變化……我到底做錯了什麼?」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困惑?覺得自己明明很努力運動,但為什麼練這麼久,一直看不到想要的身材跟線條?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Apr 25

                    HI~我是丸子教練,兩個小孩的老母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這個網站,不只分享健身的知識,也分享我經營自媒體的故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我喜歡用簡單、有趣、有效率的方式,幫助你建立自己的運動習慣,找回最適合你的身體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找丸子上課:https://portaly.cc/afish1019

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fish1019@wcoach.org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阿丸玩運動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