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丸玩運動
0
  • 登入
  • 關於我
  • 課程報名
  • 精選文章
  • YOUTUBE
  • 聯絡我
  • 每週電子報
  • 線上課程
  • 註冊
  • 登入
  • 0
阿丸玩運動
  • 關於我
  • 課程報名
  • 精選文章
  • YOUTUBE
  • 聯絡我
  • 每週電子報
  • 線上課程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課程報名 (2)
    • 中年女子肌力訓練 (33)
      • 自媒體學習 (8)
        • 好物推薦 (17)
          • Podcast (4)
            • 教學分享 (4)
              • 產後媽媽肌力訓練 (1)
                • 高齡者肌力訓練 (1)
                  1. 首頁
                  2. 部落格
                  3. 40歲後,如何在家安全訓練?推薦書籍:高齡健身完全指南

                  40歲後,如何在家安全訓練?推薦書籍:高齡健身完全指南

                  2025 Jun 28 好物推薦
                  內容目錄
                  1. ▋這本書,適合誰看?
                  2. ▋我學到的4件事
                    1. ▍我們在打一場,無聲的內戰
                    2. ▍小於5公分,就可能是骨質疏鬆?
                    3. ▍你有運動,但仍需要「訓練」
                    4. ▍「訓練」不是體能考驗,是基本功
                  3. ▋我的應用

                  ▋這本書,適合誰看?

                  • 年過40,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• 還沒40歲,但家中有超過60歲的長輩,想幫助他們活得更好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• 所有正在教或未來想教銀髮族的教練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• 最重要的是——適合每一個會變老的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▋我學到的4件事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▍我們在打一場,無聲的內戰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書中,一開始就點出,高齡者最常面臨的3大風險:肌少症、骨質疏鬆、跌倒。

                  這三者互相影響,不只是影響個人家庭,也影響我們國家的醫療系統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身在超高齡社會的我們,已經不能指望,未來會有人來照顧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你也已經在新聞上看到,醫療人員的出走潮以及大缺工,即使醫院沒有倒,你可能也找不到醫生跟護理師幫你看病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之前在基金會,看到許多家庭,只是因為一個人生病,就全家沈淪的故事…你不會想要這些事,發生在自己身上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但如果發生,我就要確保我有能力扛著,這也是我這麼堅持訓練的原因之一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▍小於5公分,就可能是骨質疏鬆?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你的肋骨跟骨盆之間的距離,小於5公分(大約是3個手指並起來的距離)。強烈建議你去檢查骨質。
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你站著靠牆,後腦勺跟牆壁距離超過3公分,強烈建議你去檢查骨質。
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你體重BMI<19,你也會是骨質疏鬆的隱藏風險
                  • 如果你的身高,比年輕時矮了4公分以上。強強強烈建議你去做檢查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「阿你有沒有推薦的醫生?」你問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台灣的醫生水準都不差,我也沒有名醫迷思,所以我沒有什麼名醫,可以推薦給你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但我倒是可以推薦一位醫師,新光醫院的骨科醫師許皓為醫師

                  他不是名醫,但人非常專業有耐心,我曾經找他一起錄過podcast。

                  (YT訪談:關節都退化了,還有救嗎?修骨專家-新光醫院許皓為醫師)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重點是,你找他看診,他會叫你找我訓練。


                  年紀大,真的不能太瘦啊~

                  ▍你有運動,但仍需要「訓練」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「大部分人都有在運動,但幾乎很少人在訓練。」Jimmy教官說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覺得自己有運動,例如爬山、打太極、散步、打羽毛球、打網球、籃球…

                  「有做這些運動,有流汗,有喘,應該就都有練到肌肉了吧?」你說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不一定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有人每天去打高爾夫球,常常會閃到腰或拐到腳;有人每天跟朋友去散步30分鐘,但血脂血糖還是降不下來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運動可以讓你感到愉悅,你會享受這個運動的過程,或是可以跟朋友社交的樂趣。

                  但是,他不一定能提升,你需要的健康需求跟身體能力。


                  所以,你需要訓練,因為那會讓你用有更好的基本功,讓你更隨心所欲的運動。


                  一個小小的差異,就可以用到完全不一樣的肌肉

                  ▍「訓練」不是體能考驗,是基本功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訓練,是為了要改善你缺乏的身體能力,是有目的性的、有計畫的。然而,多數人想到「訓練」,就是兩個感覺:「無聊、累!」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好像要很用盡全力、吃苦當吃補、堅持到底,才叫做有訓練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這也是我一直想要改變的地方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我想要讓,好不容易跨出第一步,來健身房的新手或長輩,不要因為覺得訓練很無聊,很累,就只能放棄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如果我把你喜歡的運動,當成是做一道你最愛的菜。

                  那麼,做肌力訓練、心肺訓練、或是核心訓練,就是這道菜的基本原料——鹽巴、油、水、食材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你擁有這些原料,才做得出一道營養完整的菜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你當然可以去登山、打羽球、游泳,這些運動很棒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但如果你沒有先把這些基本「身體條件」練好,你很可能在活動中受傷、覺得效果不好、甚至從此只能放棄運動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我不知道你擁有多少原料了,但如果你有缺,歡迎找教練補齊。


                  長輩是非常需要爆發力訓練的

                  ▋我的應用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讓走進健身房的長輩留下來,是教練的責任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這本書,不只是一本工具書,它更像是 Jimmy 教官 30 年教學經驗的心法總整理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我自己也發現,長輩不是不願意訓練,而是對「訓練」有太多誤解跟害怕。

                  他們以為訓練就是很苦、很累、一定要舉重物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我從一開始,認為長輩一定要越拿越重;到現在,我用各種不同的訓練模式,讓他們上課就像在玩遊戲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我慢慢找到身為教練,我們真實的價值。不是要把會員練到很壯,線條很精實。而是,陪著他們往自己想要的樣子努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是我自己對訓練的想法:

                  • 訓練不是只有舉重而已,也有平衡、協調、呼吸、反應練習…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• 訓練讓你的人生,有更多選擇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• 訓練不是為別人,是活出自己的人生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也認同這些想法,歡迎,現在就到博客來下單這本超高齡社徽居家鍛鍊全書。

                  如果你在這篇FB留言+1,累積18個+,我就邀請作者,來我的YT教大家怎麼練長輩。

                  長輩不愛訓練,是有各種複雜的情緒,教練的功能,就是幫忙解決他們的疑惑,願意開始訓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分享此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0則留言

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    居家訓練,怎麼練才有效?搞懂「肌耐力、肌肥大、肌力」的真正差別

                    很多人在做居家訓練的時候,都會有個疑問:「到底要做幾下,才算有效?」 這個問題的重點不在「幾下」,而在於—你想要的「有效」,是指什麼?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Jul 08

                    不只是買回時間,也是買回你的人生,我如何把時間買回來?書籍推薦:把時間買回來

                    這本書不只是幫你「買回時間」,更是幫你重新設計,你想要的人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Jun 09

                    月經來,居然可以做大重量訓練?女性月經週期訓練全攻略!

                    月經來的時候,反而是做高強度訓練的最好時機!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5 May 30

                    半夜常抽筋怎麼辦?5個預防抽筋的方法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19 Dec 13

 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開始成為一個肌力教練?3個成為教練的基本條件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4 Dec 17

                    減重是心理學,你對抗的不是食物,是你的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2020 Aug 16

                    HI~我是丸子教練,兩個小孩的老母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這個網站,不只分享健身的知識,也分享我經營自媒體的故事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我喜歡用簡單、有趣、有效率的方式,幫助你建立自己的運動習慣,找回最適合你的身體。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找丸子上課:https://portaly.cc/afish1019

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Email: afish1019@wcoach.org
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隱私權政策
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© 阿丸玩運動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