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錢與自由,從來不是終點,3個我學到的人生提醒
2025 Aug 31 國內外自媒體學習
你以為有錢、有閒,就會幸福嗎?
這支影片,讓我想到,我追求的理想生活──財務自由、想去哪就去哪、想做什麼就做什麼。
我一開始也以為,只要能自由安排時間、財務無虞,人生就會自動變得快樂,不用擔心錢,不用擔心小孩的學費,過著想出國就出國的人生。
但實際上,真正的幸福,還是來自:「你怎麼『使用』這些選擇。」
能選擇的自由,才是最踏實的幸福
這支影片提到一本書《The Geometry of Wealth》,書中說到,我們所謂的幸福,其實分成兩種:
體驗式幸福,像是出國旅行、吃美食、住五星飯店…。
反思式幸福,來自你的人生選擇是否有意義,是否感受到成長、連結、價值….
體驗式幸福,不能給你幸福?
體驗式幸福,通常與大腦的「系統一思考」(快速、本能的反應)有關 ,通常是短暫的,而且需要不斷重複才能獲得。
你必須不斷地出國、不斷地去品嚐美食,住遍各種飯店….。
金錢可以買到體驗式幸福,但實際上,你只是在「減少不幸」和「減少失控感」 。
當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後,這種幸福感就不會再線性增加。
因為體驗式幸福,是有上限的。
不用等退休,有些幸福可以現在開始
影片中的創作者也提到,他在經歷了時間和金錢的自由後,反而進入了一段迷茫期。
我也看到很多人撐到了退休年紀,好不容易存到一筆退休金,卻沒力氣去用,或根本不知道要用來做什麼。
也許是身體已經病了,也許是從來沒想過,自己真正喜歡什麼樣的生活。
所以我想說:「現在就可以開始,不用等到萬事俱備才出發。」
不用一次就決定整條人生的路,但你可以每天挪出一點點時間,問自己一句話:
「今天我做的事情,是我願意重複做10年的嗎?」
我的結論:不羨慕,是一種平靜的自由
我們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每天都會看到別人去哪裡玩、吃了什麼、又完成什麼夢想。
但我正在慢慢學習──不去羨慕,是一種自由。因為你正在過著屬於你自己的生活。
回到我前幾天寫的FB文章,比較是人的天性,所以當我看到別人擁有的,而自己沒有時,總是會陷入「我過得很糟」的想像。
然而,幸福,不是只有一種樣子。或許擁有更多錢,可以讓我體驗到更多幸福,然而,事實是,有些幸福,不需要透過錢,也可以獲得。
像是:
寫出一篇文章,幫助大家改善健康;
看到他人因為訓練,而變得更強壯;
收到會員的回信;
認識更多對彼此事業有幫助的朋友;
.....
你可以是全職媽媽,也可以是自由工作者、創業者、或只是個很用心過日子的人。
關鍵不是你「在哪裡」,而是你有沒有真的在活你想要的人生。
如果你現在還在迷茫,或還在為生活奔波,這支影片也許可以給你一些靈感。
不用等到「一切都準備好了」才開始,只要你願意,每一天都可以是你人生重新出發的一天。
推薦書籍與延伸閱讀
《The Geometry of Wealth》
作者用簡單的方式說明「錢」其實只是達成意義與幸福的工具,提醒我們不要把錢本身當作目標。
《Thinking, Fast and Slow》(快思慢想)
這本書介紹了人類兩種思考模式──系統一(直覺、快速)、系統二(深思熟慮)。體驗式與反思式幸福剛好對應這兩種思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