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好書分享】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...如何陪伴?讓彼此不再互相傷害!
2025 Apr 04 未分類
會想寫這個主題,是因為,這是我身邊會員們的寫照。
長壽,不只讓我們可以活得更久,也為我們帶來「照顧問題」。許多50~65歲的中年人,要照顧70~100歲的父母。
他們不見得身體上有什麼大毛病,然而,他們的心理狀態跟依附問題,可能深深影響你的生活,你的情緒。
「我媽只要我一出門,就開始找我…我連出個門跟朋友聚會,都要騙他我是去買菜…」
「我公公只要一不開心,直接整桌菜翻起來…」
「我婆婆老是在背後說我壞話,但回到家又假裝沒事一樣…」
「我不管做什麼事,我媽都要批評的一無是處…」
……
這些情境,我相信你可能不陌生,面對這些情緒,多數人選擇的不是「爭吵」,就是「冷處理」。但問題還是在原地,而情緒的不滿卻越積越深…那些社會新聞,我想很多都是這樣出來的。
有能力改變的是你,不是長輩
這本書第一件事,就是讓你明白:「不要企圖去改變長輩,因為他們沒有這個能力。」很多長輩的個性跟習慣,可能是從很小的時候,或是過去的經驗累積而成。
如果長輩的情緒問題,是在晚年才發生,那表示還有機會改善。但如果是從以前就有,但到晚年越來越嚴重,身為他們的子女,你能做的其實不多。
不過,這本書提供一些不同的方法,讓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,去重新看待長輩這些固執或是情緒問題,是怎麼形成的。
他們需要的是被理解,不是解決
本書把長輩分成7種類型,你可以透過書中的「評分表」,知道自己的長輩是哪一種。
透過書中的例子故事,理解這些長輩,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,再慢慢去調整自己的情緒跟做法。
例如:
依賴型的長輩,想要你隨時隨地都陪在他身邊,只要你一沒打電話或是一失去聯絡,他就會瘋狂的找你,然後抱怨你想拋棄他,甚至嫌棄你身邊的人…。
這類型的長輩,有些是生長過程中,有遇到被拋棄,或是被丟下的經驗。這個經驗對他來說太可怕,以至於到長大成人,他們會「害怕」這樣的情況再度發生。
這類型的長輩,你很難理性溝通。因為他們的依附是一輩子,他們無法接受分離。
你可以怎麼做:
1.譴責無益:原本規劃好的事,因為長輩的情緒勒索而被迫取消,我相信沒有人會開心。但千萬別讓自己掉入指責的旋渦,於事無補。
2.照顧好自己的需求:如何做到照顧好自己的需求,但不傷害感情,這會是最大的難題。書中提出許多例子跟方法,但我想實際的狀況,可能找一位心理諮商師協助你,會更有幫助。我推薦冀苓心理師,或是你也可以找民諺生命工程師聊聊
3.理解勝過一切:理解長輩為何如此,會讓你真實的知道他們的內在狀況。有時候,同理他們的行為,會讓你對他們的依賴,稍微釋懷。
我的學習
要讓一個已經70歲以上的人,改變他持續大半輩子的習慣跟個性,基本上是不可能的。
其實不要說長輩,就連我現在才40歲,要我改變一些生活習慣,還有與人應對的方式,我都覺得困難重重….。
但我也是能理解,跟這樣「固執」的長輩相處,是多麽傷神費力的事。你會有一種「整個人都被對方綁架,毫無自由可言」的心情。
這也是我一看到這本書,就覺得有種撿到寶的感覺。雖然他不是什麼暢銷書,但裡面的每個故事,都可能是你家裡的寫照。
本書不一定可以立刻解決你的困境,但會讓你思考用別的方法,去面對這樣的長輩。購書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