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棒式撐越久越有效嗎?2個方法,讓你練得少但更有效!
2025 Jan 18 中年人的核心訓練
棒式撐越久,對核心訓練效果越好嗎?
沒有。事實上,棒式撐30秒跟撐2分鐘,你的核心得到的訓練效果,幾乎是一樣的。甚至,你撐得越久,動作出現錯誤的機會就越高。
對於這類「靜止不動但肌肉一直持續出力」的肌力訓練動作,我們稱作「等長訓練」。
也就是你的動作看起來是靜止不動,肌肉的「長度」沒有改變,但你還是在一直用力。棒式、靠牆深蹲、以前國小老師最愛叫你做半蹲30分鐘的體罰動作,都是等長訓練。
如果你有印象,這些動作不需要太久,你馬上就感覺肌肉酸得不得了。因為你很難讓肌肉「持續用力」超過1分鐘,如果可以,那99%你已經用偷懶的方式在做動作。
等長訓練,對強化肌腱、韌帶的韌性是有幫助的。但如果要用來訓練肌腱、韌帶,通常是一個動作維持10秒內就結束,也不會叫你撐在那邊3分多鐘。如果你想讓你的棒式動作,對核心有改善。你要做的不是一直無限增加秒數,而是改變「動作難度」或是「增加重量負荷」。棒式練這麼久,為什麼還是會腰痠背痛?
腰痠背痛,不一定都是「核心無力」造成的。
肌肉太僵硬、太緊繃,或是關節太卡動不了,都有可能讓周遭的肌肉「缺氧」,當肌肉缺乏新陳代謝,廢物堆積在這些動不了的肌肉上,你就會開始痠痛不舒服。如果一個會員跟我說他常常會腰痠背痛,我第一個動作不會是叫他直接練棒式,我會希望他先試著把關節的活動範圍打開,尤其是「胸椎」&「髖關節」。
推薦影片:【中年後的關節運動#1】熱身就做這3個動作,打開髖關節、脊椎&肩膀

有些時候,你連棒式都還沒練到,只是做這些關節的熱身動作,就已經解決80%的酸痛問題了。所以,如果你棒式練了很久,還是三不五時會腰痠,那可能你需要的不是棒式,有可能是需要先把其他的關節先打開。
為什麼要做棒式?健身新手練習棒式的3個理由
1.他是全身性的訓練。
他是一個全身肌肉都要用力的動作,不是只有肚子而已呦~連你的手臂、背、臀部、腳,都要用力。只是你核心周遭的肌肉,會是主要被訓練的肌肉群,但你可以把它視為是全身性的肌力訓練。
他也能加強你對於「核心穩定」的感受。雖然我們在坐著或站立時,核心也是無時無刻都在出力,但因為肌肉用的力量沒有很大,我們不會感覺到。但當我們變成棒式的姿勢時,你就會很「明顯」的感受到你的核心在對你說話...「啊啊啊啊啊啊!打妹德斯!」2.可以改善體態。
好的棒式,你必須要保持好脊椎、肋骨跟骨盆的位置,對於改善你平常日常生活的體態也會有幫助。
我的觀察,多數人的骨盆因為長期久坐或是不運動的關係,骨盆要不是往前傾,有點像翹屁股的姿勢;要不就是往後傾斜,肚子好像一個手機架,可以擺著看劇的樣子。你已經忘記正常且自然的骨盆跟脊椎到底在什麼位置。 這時候,透過棒式的練習,你可以重新感覺正確的骨盆,脊椎&肋骨這些關節的排列。如果你不知道,到底在棒式時,肋骨、脊椎&骨盆的位置應該擺在哪裡才對,歡迎你參加1/25(六)的線上課,我會分享「核心訓練,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的基本功!」(報名資訊會在電子報公佈,歡迎訂閱)。
3.強化肩膀的穩定。
這是我覺得超級重要。棒式可以強化一些你平常很難用到的小肌肉,像是前鋸肌,旋轉肌群…很多女生這些肌肉都超級無力。如果他曾經有過肩膀或是手肘方面的問題,在安全無痛的考量下,我會在課表加入棒式的訓練。
延伸閱讀:做棒式,可以瘦小腹、練出馬甲線嗎?做什麼運動可以瘦小腹?
[embed]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xQEBE4Y7No&list=PLz7k_aptnV084CejBKOoaavPnbpExR1ph&index=4[/embed]讓你練得少但核心力量更好,只要做2件事
如果你很喜歡棒式這個動作,你也已經標準的撐過30秒,或許你可以考慮做以下變化,擇一就好。1.改變動作難度。
改成單腳棒式,讓一腳伸直懸空不要碰到地板,只有兩手手肘跟一腳支撐,但還是要維持棒式的身體排列,不能歪掉。或者我也可以改成,讓你的手撐在瑜伽球上,增加不穩定的感覺,你馬上就會感覺每一塊肌肉都在尖叫。
變化太多,我之後都會慢慢放到我的YT跟電子報,歡迎訂閱。2.增加重量。
一樣是棒式,但在背上放片5公斤~10公斤的槓片撐住。或是叫你小孩趴在背上,希望你小孩沒超過10公斤。但能放的重量仍然是有限的,這時你還是需要改變動作難度。
但如果你連30秒的標準棒式都撐不住,就請慢慢練習到你可以撐30秒為止。當你棒式動作可以撐30秒,甚至1分鐘,麻煩請改變「動作難度」或「增加重量」。不要留戀這個動作,除非你想去打破金氏記錄。
誰需要練棒式?這3種人都可以練
1.健身小白。
你可以用棒式這個動作,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的肌肉還需要加強。如同前面所說,棒式是一個全身肌肉都要出力的動作,只要你有哪邊的肌肉力量不夠,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。
2.受傷,關節暫時不能做大範圍活動的人。
有些人因為曾經受傷,或是正在跟物理治療師進行復健,但他也同時需要核心的鍛鍊。這時我會用徒手的動作去讓他慢慢適應,棒式不需要有太多關節活動的動作,只需要專注控制好核心的穩定。而我們也可以用這個姿勢,去評估你的核心力量有沒有進步。
如果你從原本的10秒,進步到30秒,甚至1分鐘,那就表示你的肌肉力量有慢慢提升,這時,你就可以更近一步去挑戰其他的動作。
3.害怕拿重量的人。
有些人對肌力訓練是有恐懼的。這時候,先用徒手的訓練,可以降低對方對訓練的恐懼感,但同時也能達我們希望的訓練效果。當他們發現自己也能完成這樣的動作,就會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多的自信,也會更願意去接受新的挑戰。
如果連續撐9個小時的棒式會怎樣?
棒式也有金氏世界紀錄!這個影片是前一個紀錄保持者的挑戰過程。你可以看到一個人如果棒式撐9個多小時,會有什麼反應…不過他的記錄,後來就被另外一個阿公輕鬆超越…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wUg2xK5Yxo
![]() 教練自己很常練棒式嗎?我上一次認真的做棒式訓練,是在我生完第二胎的時候,那時候我的核心弱的跟果凍一樣。我記得很清楚,第一天我開始做棒式,全部肌肉都抖到不行,是抖到我都看得出來的抖...。大概30秒我就趴在地上了。 但我大概每1~2天會做一次,每次30秒,重複1~3組。體能好的時候就做3組,狀況不好就做1組。大概不超過1個月,我就發現我做棒式已經「不會抖」了。不會抖就表示:我的肌肉可以很穩定的「輸出力量」,不會一下有力、一下沒力。 之後,我就很少做棒式了。第一個原因,是因為所有肌力訓練的動作,都會鍛鍊到核心的力量,所以即時我不做棒式,我也一樣可在訓練時,同時強化到核心的能力。 我很少做棒式的第二個原因,是因為時間。如果我今天只剩10分鐘可以訓練,但我又需要練大腿、練屁股、練上半身,我就會挑選可以訓練到更多肌肉的動作,像是:背槓深蹲、硬舉、伏地挺身、分腿蹲...。這些動作一樣也可以訓練核心,但同時也會強化其他部位的肌肉。更重要的,這些動作更符合我日常生活需要的一切能力。 棒式是一個起點,他會讓你知道「你的哪些肌肉平常沒在用力」,但當你可以很好掌握這個動作,並且棒式對你來說,已經跟滑手機一樣簡單。那我真心鼓勵你去嘗試更多動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