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何用 AI 讓肌力訓練課表設計速度提升10倍?我的4大步驟
2025 Feb 25 自媒體經營
現在我只需要 5~10 分鐘,就可以設計一份符合訓練邏輯,也符合會員狀況的訓練課表。這在以前需要 1~2 小時,但透過 ChatGPT,我能將時間縮短至 5~10 分鐘。
1. 肌力訓練是科學,課表設計是藝術,但現實是你沒時間
雖然肌力訓練的底層邏輯大致相同,但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、心理狀態及對訓練的耐受度有所不同,因此課表的設計仍需個別化調整。 同樣一份課表,對 A 來說可能很有效,但對 B 來說可能是一個災難。因此,私人教練通常需要花大量時間調整與設計個別化課表。 此外,你可能辛苦設計好的課表,發現會員根本無法完成,或他不喜歡,又或是臨時受傷、病痛,導致你需要重新修正課表。 「啊就修改就好,有什麼難的?」可能有些教練會這樣想。沒錯,如果你是超級資深的教練,或已經累積了大量經驗,你可能可以憑直覺快速決定課表調整方式。但當會員數變多,時間壓力加大時,這種做法仍然難以維持。 私人課這麼貴,其實是有其原因的。因為設計課表本身就是非常需要花教練腦力的事,加上每次上課還要調整課表,光這些事就可以耗掉我大半天的時間。 對某些會員來說,如果可以獲得一張專屬自己的課表,是可以大大提升運動動機的,即便他不一定會去做,但光是我幫他做這件事,就可以提高會員對教練的信賴度,以及他想要運動的念頭。 然而,你很難對所有人都這樣用。因為,你沒時間...。 讓設計課表這件事變得更簡單。會讓我更有餘裕去幫助更多人進入肌力訓練的世界,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。這也是我在接觸AI後,瘋狂使用它的原因。2. AI 幫助我解決課表設計的 5 大困擾
以下是我過去在設計課表時,最困擾我的5個問題:當會員數越多,難以仔細調整每位會員的訓練課表。
我得很誠實的說,當你的會員數超過20位,除非你單身沒小孩,不然你真的很難每天都在思考「我要怎麼調整這個會員動作?恩換成單腳抬高蹲媽?或者不要改動作?換成改次數就好?」若要符合肌力訓練的邏輯,每份課表需花 30~40 分鐘思考與修改,有時甚至更久...。
我不是那種很有邏輯的教練,我的理化跟數學爛的可以。我之所以可以活到現在,一部分是因為我是女的(沒開玩笑,健身界很缺女教練),一部分是我「真的想幫助眼前」的每個人。思考課表這件事,是我最痛苦的時刻。不是說我想不出來,而是我會在腦子裡一直跟自己對打:「這樣可以嗎?但是好像進展太快了?」、「他不喜歡太操,那我是要減少重量還是減少組數?」光是在「腦內互打」,就要死掉我一半的細胞。會員實際執行時,可能做不完,或因生病受傷需要臨時調整。
即便我可能練到,可以很快的在半小時內設計出一份課表,更常見的狀況是「突發情況」。雖然說訓練的底層邏輯都是一樣,並不需要大改課表,但是修修改改的過程,也是很耗費我的精氣神。課表調整多次後,容易忘記前面的進度。
有些會員如果跟了你超過2年,你大概率也會忘記他剛開始的身體狀況,跟每次上課的出現的情況。學到新知識後,想要應用到課表中,但不確定如何整合。
這也是我最大的困擾,學了很多知識,但能應用上的很有限。又或者說,你可能根本不知道怎麼用到會員身上。當你想要整合所有訓練的邏輯,那更是難上加難。你可能要花幾年的時間,才會從中「頓悟」,「啊~原來是這樣啊~」但幾年的時間,可以讓一個原本充滿熱情的教練,撐不下去離開這個產業。這樣的例子,我聽得太多,也看了太多...。
3. 我如何運用 AI 來設計課表?
第一步:提供會員的基本資料
這一步很關鍵,也是一般人與教練的最大差異。多數人可能只會輸入「我要增肌」「我要減脂」,但教練會提供更完整的資訊,例如:- 目標:肌耐力訓練,8~12 週計畫
- 特殊條件: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需要減重
- 訓練頻率:自主訓練可以每週 2~3 次,每次 30 分鐘
- 可使用設備:自重訓練、彈力帶
- 情緒:不喜歡太操累,要注意休息時間。
第二步:讓 AI 產生基礎課表並微調
AI 產出的第一版課表(圖一)通常無法直接使用,只能作為大綱,你仍需根據專業背景進一步調整,給他更多的要求跟資訊。
圖一:這個課表不是不行,但就沒那麼符合會員的需求,因為有很多動作是他不會做的...
例如:「他一週每個動作要有12組的訓練量」、「要有單側的訓練動作」、「仰臥起坐不行,改成棒式...」,「做成表格,用週為單位...」像是範例的會員,因為他有脊椎側彎,我可能要加強單邊的訓練,但是GPT給我一整個課表都是單邊訓練,那個會死人...。
我必須微調:「不對,主要訓練都是雙邊,但可以每個課表加入一個單邊的訓練動作」 最後,你會產出一個最符合你訓練邏輯,也符合會員需求的課表,而整個過程,不用花超過10分鐘,你只需要講話就好。

圖二:這個課表就比較符合我會員的要求,也符合他的能力,至少動作都是他做過的...
第三步:把以上課表設計邏輯,整理成自己的訓練模式
當你調整到滿意後,記得把上面你給GPT的訓練指令,請他整理成你個人的「訓練模式」。當我講完第一個會員的課表後,我就說:「把以上我給你的訓練指令,整理建立『丸子增肌訓練 1』模式」未來若遇到類似會員,只需要說:「請依照『丸子增肌訓練1』設計這個人的課表。」(圖三) 登!3秒,我能產生下一位會員的課表,即使還需要調整,但調整次數就可以越來越少。
圖三:我就把這樣的模式設定好,以後遇到同樣需求的會員,就只要複製就好。
第四步:根據會員反饋持續優化
個別化課表最麻煩的就是修改。過去,我需要下班時間後,一個個思考會員的進度與調整方式。但現在,我可以直接在課後「講給」Chat GPT 聽,請它記錄會員的今日狀況。 下次上課,我只需請 Chat GPT 整理會員的狀態,即可快速調整課表。我甚至可以請他列出這個會員一整年度的身體狀況,讓會員知道他這一整年的進步情況。
4.運用AI設計課表的心得
AI 無法取代教練,但能提升教練價值
AI 幫助教練節省時間,但決策仍需教練來做。 「訓練是科學,開課表是藝術」,CHAT GPT只能輔助,無法取代教練的專業觀察。上面說了很多GPT的好處,但還是有他「做不到」的事。 他沒辦法幫你「觀察」會員的狀況,像是情緒或是動作進步的變化,這些都必須靠自己。你還是得當輸入的那個人。 CHAT GPT只是可以很快速地整理好你的思緒跟資料,但決定權還是在教練身上。AI 讓課表設計更有效率,提升會員體驗
透過CHAT GPT,我將課表設計時間縮短,並提高個人化程度,讓我的專注力更放在「會員」本人身上,我只需要專注在她今天的狀況,告訴CHAT GPT。後面的整理資料跟調整,都是可以透過我跟AI的「對話」去完成。不需要再額外花費精力去整理這些資料。 讓我能真正把時間花在「幫助會員變的更好」這件事情上。我甚至可以更多額外的價值,例如,更快速的開立出的回家訓練課表,甚至是錄影給他看動作。也可以更快的把自己在研習上學到的資訊,應用實際的課表跟教學上,提高會員對教練的價值感跟對肌力訓練的興趣, 能活在AI的時代,我真的很幸運。0則留言